编译
最近我拿出珍藏了十年而且非常珍贵的一对 Etymotic 耳机用在我那 iPod 播放器上炫耀一番。如果你对 Etymotic 这个牌子还不是很熟悉的话,我劝你最好从现在起就开始收藏。在经过无数次立体声技术及多个音乐格式的演变之后,我想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告别以前那种音色失真的年代。用 iPod 配上 Etymotic 耳机听音乐感觉就象我第一次用立体声听《月亮的背面》这首歌时的那种飘飘欲仙感觉,听完之后,你连饥饿感都没有了。
设计师在表达“立体声”时总不约而同地在字体上下一番功夫,将这些字体设计得更加“立体”,如上面所示的一些唱片封套例子。 20 世纪霍克斯制片公司第一次在电影使用“立体声道”,因此他们就将这些电影称为“立体影像”(Stereoscope)。
当提起声音时,这种“立体声”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头脑所玩的一种小诡计。我们的两个耳朵能够以一个三角形的区域听到声音波段,而为了达到无限多个声音通道的空间环境,我们就利用双声道来模拟,这种模拟效果是让人满意的。但对于一个音频工程师来说,在灌录唱片时及生产音效时试图以一种能够欺骗我们耳朵的方式,使到实际并没有发出声音的地方(如我们的脑袋里面)也象有声音传出,就涉及到技术及艺术的双重挑战。
所以你可以想象,当唱片公司能够将非立体声(单声道)的唱片制成双声道唱片时,对于市场营销部门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上图表示立体声产生的原量,试图解释这种“神奇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在以立体声录制的早期,很少会看到象这些美国无线电公司(上图)及 Mercury 唱片公司(底图)这样的示意图。
仿佛一夜之间就将一支管弦乐队搬到你的房间一样。当你闭上眼睛,再加一点想象,你就可以听到弦乐器部分放在你的左边,而管乐器部分放在你的右边,而鼓声则神奇般地在你头脑里产生!要用视觉形式来表达这种效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用了立体声后,百闻确如一见!有很多唱片公司及大多数电唱机生产厂商都发行象上图所示的四张“测试版唱片”那样,所有这些设计都试图让你相信,你听到的声音就象火车发出的声音一样,能够从一个房间穿透到另一个房间。
爱迪生在 1877 年 12 月 6 日 录制了世界上第一首单声道的音乐(他当时录制的音乐叫“玛丽有一只小羊羔”)。后来他就立即申请专利,几个月后获得专利权。接下来的几十年产生了很多发明,但在当时,对于那锡纸覆盖的圆柱形留声机却没有太多的改变。
在 1881 年在巴黎电气展中, Clément Ader 展示了一个头戴式电话机,在此之前,人们为了想聆听某个遥远的地方的一场现场音乐表演,就会拿起两个电话各自放在耳朵的一边,而 Clément Ader 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电话就可以让两个耳朵听到声音。当时《科学的美国人》杂志将这种体验称为“非常新奇,而且能产生奇幻无比的想象”。有一段时期在法国及英格兰的酒店及咖啡馆里都有这种投币操作的机器,但由于它需要在另一端有一个真正的管弦乐表演,难以推广,所以这种设备并没有持续多久就消失了。
几乎每一个人都将立体声音乐称为 3D 的某种表现形式。上面该图出自一张名为“期特拉迪瓦里管弦乐”的唱片,其音乐主要是用于“烛光晚餐及一边喝香槟一边窃窃私语”的场合。
第一台投币式的自动唱片机( juke box )设立在三藩市的柏丽斯皇家酒巴里,该酒巴在头 6 个月内就赚了一千多美元。当时这种东西并不是叫 juke box ,而是称为一种“投币入槽”机器。
Verve 唱片公司将其音乐称为“逼真的声音”(顶图蓝图),同时, Command 唱片公司则骄傲地宣称其录音方法是采用电影的 35 毫米胶卷(底图黄图)。 35 毫米的录制技术使到 Command 能够自信地大声疾呼:你在听唱片时能够让你生命中第一次领略最让人震撼的体验”。
到了 1913 年,由爱迪生所发明的那种以锡管录制声音的技术已经被唱片代替,最开始是采用 33 1/3 RPM 唱片格式录制。根据 1925 年由 西方电子公司( Western Electric )及贝尔试验室研发的技术,第一张电子录音的唱片面世了。该技术使到录制更大型的管弦乐队的演奏及将声音带进电影成为了可能。
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早期,贝尔实验室的哈维费莱彻提出了“音墙”的概念,根据这个概念,在录制管弦乐演奏时要在其周围放置 80 个麦克风。然后将这个 80 个麦克风分别与扩音器连接起来,而这些扩音器放置在另一个房间,而且摆放方式与麦克风的位置一样。尽管这种技术可以产生非常丰富的声音效果,但并不是每一个人听的时候都会能感受到在他们的起居室里真的有 80 个扩音器在播放的那种效果。
到了 1931 年,百代唱片公司( EMI )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电大的录音棚,它为几年以后的立体声录制及录音播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开始时人们对高保真音效及立体声音效两者之间的区别感到非常混淆,造成这个原因部分是因为当时都称这种音效为“高保真立体声”所致。然而,在最初 “高逼真度”这个概念只表示采用更好的设备来录制音乐,并没有一个很确定的技术标准来定义什么叫做“高保真”音效,而早期大多数高保真唱片其实并不是立体声音效,虽然这种高保真唱片的播放效果要比早期的音效进步很多。
“立体声音”( stereophonic )一词(该词源于希腊语,在希腊语中, stereos 表示立体,而 phone 表示声音)是由西方电子公司启用的,使用“立体声音”是因为在当时,所谓的 3D 摄影曾风靡一时。西方电子公司在 1937 年的一个电影工程师协会的会议上第一次演示了立体声效果。而在当时,英国人已经提交了双声道及声音播放技术的专利,该技术在 25 年后成为了立体声录制的标准。
而在 1940 年 4 月 9 日及 10 日,贝尔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演示,在纽约卡内基大厅里,他们在舞台上设立起三个大型的扩音器,播放了刚刚录制好的费城管弦乐附演奏的交响乐。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那些听众对这次播放效果的评价是“完全沉醉于其中,而又带着一点恐惧”,而在现场,有一名著名的指挥家抱怨说:声音太过响亮了。此次演示不但标志着公众第一次听到真正的立体声音乐,而且也拉开了家庭音响大战的帷幕。
在家中聆听如此震撼的音乐需要足够大的空间,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不得不迫使他们考虑如何整理出一个房间来特意放置这些音响设备。在很多早期的插图、杂志、文章及很多唱片商店所派发的宣传品中,都可以看到当时教人们如何正确摆放喇叭及音响设备的示意图。
同年,迪斯尼公司发行了《幻想曲》一片,这是第一部立体声的电影(在当时该公司将这种声音称为“幻想之音”),但当时该片的票房收入并不理想,所以迪斯尼公司后来又重新录制,以单声道的声音放影该片。
为了能够在视觉艺术上表现出“逼真”及“更具动感”的声音概念,当时的设计师真是绞尽脑汁,用了箭头、闪电、烟火等形式来进行表达。但有时只是将“立体声”这个词用固定的图片艺术来表达。
这在期间,人们迎来了各种眼花缭乱的新技术:磁带录制( 40 年代中期),长时间播放技术( 1948 年),由保罗克立斯奇( Paul Klipsch )对扩音器进行的技术革新( 1945 年),调频广播( 1953 年),而在 1957 年由 Westrex 发明了声音剪辑设备,还有其它各式各样的新技术纷至沓来。而到了 70 年代早期,立体声唱片已经飞进了寻常百姓家。
要用文字及图片来表达立体声的各种优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理想的就是在销售时通过各种演示来帮助推销。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购买一台新的播放设备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包括两个扩音器,两套麦克风及一台新的唱机转盘)。
每一家唱片公司至少都要在其 LOGO 的设计上表明该唱片是真正的立体声录制。如上图所示的五张图片。
在激情之后,公众开始对这些音响产品感到厌倦,他们经历了由 78RPM 转速的唱片到 33 1/3 RPM 的转变,然后又迎来了倍受吹捧的“高保真”年代,这个词的含义相当模糊,它是指有更宽音频范围的声音。
在从单声道到立体声转变期间,很多公司将早期的作品重装包装,称其为“加强版”,其中有一些标明为“立体声模仿”。所以你在看一个唱片封套时,需要特别留意该唱片是真的立体声录制还是“模仿”而已。
在开始时,唱片工业总是以各种技术为宣传诉求点,向公众抛出了一大堆名词和术语,希望能够怂恿人们加入这轰轰烈烈的的潮流中。在唱片封套上所宣传的技术令人眼花缭乱,在上面列出了“录放幅频响应”及“谐波畸变”等吓人的名词。在 Silver Seal 唱片公司的一张封套上,向消费者宣称“最大的转尖速度控制带给你最少的失真音效”。
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解释什么叫“密纹”或者“ Fairchild #641 压纹录音头”,但将它标在产品上,还是让那些没有一个人弄明其含义的消费者肃然起敬。
大多数唱片公司都会用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来宣传他们所采用的技术及产品特色,但其实只有极少技术是真正的创新。所以象“ panorthophonic ”(广声)、 “ duophonic ” (双声)、“ radial sound ”(放射声)、“ stereoscope ”(立体声)、“ ultraphonic ”(超声)及“ "spectra-sound ”(光谱式声效)这些术语其实都是在说同一样东西。而 Vanguard 唱片公司的“立体声实验室”则使听众相信,只要你能够正确调整播放效果,那你在你家起居室听交响乐的那种声音效果其实与别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听演奏并没有什么两样。
20 世纪霍克斯公司使用了“超声”这个名词来宣传他们的产品,而一些唱片甚至还声称是“太空时代的立体声”。
而在视觉艺术上,图片设计师采用了很多螺旋形圆圈、突出的箭头及所有的光谱色来传达这种开阔的音效。听这些立体声就象在欣赏大峡谷的彩虹,他们竟然用了如此之多的颜色。
还有什么表现形式能够比光谱色更能传达那种丰富的声音效果?如上图这些设计都是采用所有的光谱色来设计标志的。我在想苹果电脑会不会对他们当初停止使用那个彩虹颜色的标志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苹果电脑现在音乐领域可是做得有声有色的。
制造商用尽了各种法宝来解释什么叫“立体声音乐”及教育大众如何最大程度地享受这些新奇的体验。他们的产品还包括很多“演示版”来教人们领略立体声音响,在听这些唱片时,你会听到里面有人说:“你现在是用左耳在听我讲话”,接着又说“你现在是用右耳来听我讲话!”。有一张唱片还宣传说:为了能够最大享受这张唱片,你需要适当控制你的音量,使到整个房间都能够听到但声音又不能过大。
由于很多早期唱片的声音效果确实不敢让人恭维,所以立体声唱片总是在产品上迫不及待地宣扬他们的声音与以前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很多唱片封套上甚至还配上示意图解释立体声的工作原理。
Admiral 唱片公司在描述其立体声设备时,用上了“幻影第三通道”一词来形容“你听到的管弦乐的声音是如此逼真,就好象他们突然在你面前演奏一样”。 威斯敏斯特唱片公司则使用“全景式音效”及“现场感”这些广告词来推销他们的唱片。而 Mercury 唱片公司则说他们已申请 了“犹如在现场观看”的技术专利,并用“广度”、“深度”及“空间度”来描述他们的产品(我也经常用这三个词来评价我自己的作品)。
Admiral 公司的“幻影第三通道”使到本来就让人感到困惑的立体声领域又增添了一层迷雾。或许他们认为人们更愿意接受这种超现实的解释来证明在他们的脑袋中间确实有一个扬声器在里面。
当然,就象曾经风靡一时的交响乐后来让路给爵士乐,然后又给摇滚乐抢了风头,接着又是朋克音乐当道,到现在又是 rap 引领潮流,都是各领风骚几年而已。人们再也不会骄傲地跟你说:坐在这里!这个位置听音乐效果最好!曾经轰轰烈烈的声音大战也越来越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力了。
美国无线电公司( RCA )声称它们的“动纹”( Dynagroove )技术已经使整个音乐领域改头换面,该技术通过混合的声音使到低端设备都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但一些音响发烧友却认为该技术其实是对音乐的一种破坏,就象我们在 Photoshop 软件里对一张图片的色相饱和度调得过于强对比的那种感觉。
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早几年,有一部电影声称其采用了“四声道”音效,他们采用了四个扬声器来制造一种更广阔的声音效果。然而公众对该技术并不卖账,但该技术却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环绕立体声奠定了基础。
在 70 年代末,不但唱片要采用立体声,而且我们还见证以乙烯基材料制成的黑胶唱片走到了历史尽头。尽管这些黑胶唱片在当时还在劝人们相信他们的音效比 CD 还要好,但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情景展望未来,开始感受数码音乐带给我们的种种好处。
Tops 唱片公司使用“超声”一词,而 Capitol 唱片公司则称其技术为“ FDS ”(全立体声),而伦敦唱片公司则拥有“ ffrr ”(全频波段唱片)及“ ffss ”(全频立体声)。就象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样,商家总喜欢将那些所谓的新技术采用首字母缩写的方式来故弄玄虚!
细心想想,除了越大越好这一点已经改变外,你可能会认为在 1977 年时,当你在一家立体声音响设备商店购物时的感觉就象今天在苹果数码店购物时的感觉并无两样:其实大部分的音响设备都超出你实际的需要,可惜,我们总是在那个将技术术语吹得天花乱坠的推销员的劝说下,将这些音响设备买回家时才想到这一点。
发表回复